深圳实在条件够不着,那就要果断买惠州临深了

6 月 11 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草案)(以下简称“总规”)公示媒体通气会,历时三年的总规编制工作终于公诸于世,征集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深圳实施双区驱动的起步之年,是深圳都市圈战略的肇始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年头推出这份极为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深圳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战略发展大趋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锁定1900万常住人口,体现紧约束下的战略考量

 

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了1757万,过去十年间暴增了714万,年均增长71.4万,比2019年政府公布的账面数据净增了412万。

 

如此巨量的人口快速增长对深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显然构成重大压力。

 

因此,这次总规在人口增长方面表达了紧约束的理念,设定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900万。

 

这意味着,十五年间,深圳总人口仅增长144万,平均每年仅增长9.7万。

 

 

如果深圳可以买,

我是说有资质有资金条件

那就要珍惜当下,

能买今早买!

 

为什么呢?

因为深圳2035年的

住房格局已经构建完成

 

接下来15年就供应200万套房子

 

比原先计划的170万套多了30万套

 

 

其中公共住房占60%

商品住房占40%

也就是80万套

 

80/15=5.33万套/年

加上目前现有的190万套

到2035年共有270万套

 

再看人口

常住人口规模1900万人

实际管理服务人口2300万人

深圳按照每个家庭平均2.3人计算

 

最极端的假设

270万套是270万个家庭拥有的房产

 

这里假设所有人都没有拥有二套或者以上

那么拥有房产的人数为

 

270*2.3=621万

占总人口2300万的27%

 

也就是有73%的深圳人

是没有办法有自己的住宅

 

实际上有些家庭有一套以上的

我们之前找到的一个表格

 

 

 

目前190万套住宅的构成如下

有5.3万人有3套或以上,占住宅总套数的8.3%

有15.3万人有2套,占住宅总套数的16.1%

有143.5万人有1套,占住宅总套数的75.6%

 

未来15年新增的80万套住宅,

考虑限购等因素,

我们假设有2套的属于同一个人的占比为20%

那么80*20%/2=8万人

 

另外80%的住宅归个人所有

80*80%=64万人

 

所以结合上面的表格和上面的假设

我们可以看到有房的人数为

5.3万+15.3万+143.5万+8万+64万=236.1万

 

深圳按照每个家庭平均2.3人计算

236.1*2.3=543.03人

占总人口2300万的23%

 

也就是说有77%的深圳人没有办法拥有住宅

 

所以

在深圳

可以上车住宅要尽快上车

选择合适的标的

 

那么如果深圳实在条件够不着

那就要果断买临深了

 

回到正题

买临深 大的逻辑就是

深圳的人口产业外溢

大湾区的跨城交通日益完善

 

住宅作为商品房中正统的产品

可以带学区,正常30年贷款等因素

 

比较好的榜样就是东莞了

由于地理优势

产业和人口的外溢

东莞在这些年有了非常好的衔接

所以我们也看到东莞的房价一路高歌啊

现在东莞限购也比较苛刻

 

那么还能买哪里呢?

惠州临深片区的惠阳大亚湾

 

 

还有中山有些区域是可以选择的

 

未来深圳有近77%的人买不到深圳的住宅

珍惜当下,能买就尽早买!

买不了尽早上车临深

早上车,成本就低。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